越是“私底下”越考驗自律
這樣的現象讓人深思——面對相似環境,有人見錢眼開、見色起意,欲火焚心;而有人卻能夠高度警覺,堅持操守,不為所動。
錢色誘惑前的不同反應說明,自律是強大的,源于內心的堅持力,不可小覷;同時也說明,僅靠自律是不夠的,法律震懾和制度約束,絕不可放松。
自律有用是肯定的,問題是形成自律需要深刻體悟、自覺實踐和長期錘煉。“加強自律關鍵是在私底下、無人時、細微處能否做到慎獨慎微,”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的話語,醍醐灌頂,令人警醒。
反腐的一大任務,是把那些隱藏蛀蟲和隱秘交易揭露出來。所以,腐敗分子斷無例外是“兩面人”:說得漂亮,干得齷齪。正因如此,“私底下、無人時、細微處”,恰恰是考察和識別干部的關鍵所在。
——公開公平公正,離不開一個“公”字。對領導干部來說,只要是秉持公道之心,就能夠打開窗戶說亮話,就不必私底下鼓搗,就敢于把問題拿上臺面。為什么名為借錢卻不寫借條?為什么匯報工作不去辦公室卻跑到家里?為什么說是買商品房卻付的是遠遠低于市場的錢?為什么說是文化產品卻送文物古董?這些“私底下”的事,往往是鑒別公心或私利的試金石。
——自問自忖自省,離不開一個“誠”字。反腐的一條重要經驗,就是既要看人前,更要看人后。因為很多腐敗行為就發生在“八小時以外”,很多墮落淫逸就發生在遠離人們視線的時候,很多不光彩動作就發生在監督的盲區。所以,無人時、無人處更要警惕貪念之害,更要約束私欲膨脹——放縱自己往往發生在這個時候。
——小事小節小便宜,不可小看。道理無需多講,因為這是腐化墮落的通例。自家吃飯用公家錢報銷,自己喝酒卻從食堂里拿,自己家旅行讓單位“買單”,自己唱歌跳舞洗腳按摩讓老板結賬,自家開車讓公家花油錢……很多人就是從占小便宜開始逐步變壞的;或者說,腐化墮落的干部無一例外都有這種手腳不干不凈的毛病。
拒腐的一個重要方面,是以慎獨精神檢點言行。古往今來,慎獨是具有高度認同感的“從政指要”:一方面,絕不排斥制度約束;另一方面,絕不低估自律作用。然而,做到慎獨絕非易事。經驗表明,一個人擁有殺伐決斷權力的時候,需要更強的自控力;一個人被阿諛奉承包圍的時候,尤其需要“吾日三省吾身”的謹慎。地位、權力等特殊因素,對人的影響也是特殊的。這也正是“私底下、無人時、細微處”值得特別關注的道理所在。
有人說,慎獨,就像是一雙慧眼,觀照真實的內心;又像是免疫報警系統,護衛著身心健康。我們常說,貪腐犯罪墮入深淵,怪不得別人,是自己糊弄了自己,是自己打敗了自己。
對領導干部來說,慎獨是一種使命,扛起老百姓利益就不能計較個人得失;是一種示范,如果當官的沒有節操,社會如何治理;是一種敬畏,知道有多么大的權力就有多大的責任;是一種覺悟,懂得天地良心不可欺,人間正道是滄桑。這個說法未必準確,但這種執念至少可以讓我們經常“照鏡子、正衣冠、洗洗澡、治治病”——無論在崗位上還是離任時或者退休后,撫摸胸口無愧怍,俯仰天地皆坦然,吃飯睡覺都寬心。(米博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