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黨史故事】說不入民宅,就是不準入
1949年5月,上海解放。時任華東野戰軍司令員的陳毅,從百戰沙場走向十里洋場,成為大上海的一市之長。
入城政策的前奏是入城紀律。陳毅嚴格地強調兩條:一是市區作戰不許用重武器,二是部隊入城后一律不得進入民宅。“不入民宅”這一條,三個月前在賈汪時陳毅就曾說:“歷來軍隊入了城,往市民家里一住,干好事的不多。我們部隊進去住哪里?要考慮。”一日,陳毅抱著幾本古書找到城市政策組曹漫之,說史書上有過軍隊“不入民宅”的記載,查一查。后來《入城守則》草案便列上了這一條。對此,有些干部想不通,說遇到下雨、有病號怎么辦?陳毅堅持說:“這一條一定要無條件執行,說不入民宅,就是不準入,天王老子也不行!這是我們人民解放軍送給上海人民的‘見面禮’!”總前委討論了《入城守則》草案,一致肯定“不入民宅”的規定完全必要。據說,毛澤東曾贊揚:“很好很好很好很好。”
5月10日,在丹陽的一座大廟里,陳毅軍容整肅打著綁腿,向數百名端坐在背包上的接管干部,作了一次入城紀律報告。首先抓了兩件在丹陽發生的“小事”批評:一是有軍人沒票硬要進戲院看戲,“為什么無票非要進去看戲?是不是老子革命幾十年,進戲院還沒有資格?這個思想作怪,進上海非吃敗仗不可!”紀律,一定要嚴!——事實證明這正是人民軍隊的勝利之本。
幾千名接管干部,幾十萬大軍,經過20多天的集訓和準備,一切就緒。陳毅以豪邁的聲音宣布:“今天世界上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我們接管上海了!”
上海接管順利完成,中央表示滿意。陳毅在談到自己的體會時說:“我個人對市政工作也沒有把握,只能穩步前進,量力而行,采取寬大的接管方針,團結多數人在我們周圍。”(綜合整理自《陳毅傳》《守紀律講規矩故事選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