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黨史故事】有字條欠條的,都按價給了現錢
1936年1月24日,紅二、紅六軍團長征經過貴州甕安猴場附近,這一帶是上一年中央紅軍長征時住過的地方。中央紅軍在此做了大量的群眾宣傳工作,紅軍在人民群眾中留下了很好的印象。紅二、紅六軍團剛一到達,群眾竟相傳告:“當年的紅軍又來了”,“紅軍打回來了”。十里八村的男女老少走出家門,圍著紅軍問長問短。有的打聽去年參加紅軍的親人;有的打聽在他家住過的李連長、王班長……紅二、紅六軍團的同志非常理解群眾的心情,耐心地告訴老鄉,去年在這里住過的紅軍,已經北上到了大西北的抗日前線。
紅軍在猴場宿營,老鄉們熱情地幫著號房子,找鋪草,打掃房間,燒開水,使紅軍感到很溫暖,好像又回到了老根據地一樣。紅軍買米、買菜都自覺地付銀元,連夾群眾一筷子咸菜也主動放一枚銀毫。紅17師政治部的左齊同志當時住在一位胡須斑白的老大爺家中,老大爺見左齊買東西需要用錢,想起去年紅軍住在他家買東西時付的錢,就翻箱倒柜地找起來。老大爺從柜子底下翻出一張中央蘇區的紙票,走到左齊的跟前說:“同志,這是去年紅軍給的錢,你拿去用吧。紅軍走了市面上不讓用,衙門里的人見了還要受罰呢。給了你們,還能派個用場。”說著就把錢塞到左齊手里。左齊接過一看,票的正中央是列寧頭像,上面還有一行字,“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”,右邊印有“壹”,左邊印有“圓”,這是中央蘇區發行的一元票面的紙幣呀。
左齊拿著紙幣對老大爺說:“我們中國工農紅軍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,不拿群眾一針一線,我哪能要你一元錢呢!我報告上級給你兌換成銀元吧!”左齊拿著紙幣跑到師政治部找到羅志敏主任,報告了紙幣的緣由。羅主任看了看紙幣的票面對左齊說:“這一帶去年中央紅軍住過,用了一部分蘇區票,上級有指示,用銀元兌換回來?!苯又终f:“你協助地方工作科,寫個通知貼出去,告訴老鄉有蘇區票的都來兌換銀元,不能讓群眾的利益受損失。先從你們單位背的銀元中換吧。”
左齊回到老大爺家,一筆一劃地寫了一張蘇區票兌換銀元的通知,貼到了街中心,群眾都圍過來看。左齊對看布告的老鄉說:“凡存有紅軍票的,一律給換成銀元,有多少換多少。”這個消息一傳十,十傳百,不大功夫,猴場附近方圓一二十里之外的人都知道了。群眾自動排成了隊,有的用蘇區票換銀元,有的是拿著中央紅軍買了東西一時沒付錢打的欠條,有的是損壞了老百姓的東西,如打破一個碗的字條,只要有字條欠條的,紅軍都按字條欠條上的價格給了現錢。不但本地的群眾拿蘇區票來兌換銀元,而且一二十里之外的群眾都帶來紙票兌換銀元,僅猴場地區兌換銀元的工作就忙了一天一夜。第二天,紅二、紅六軍團又踏上了新的征途,行軍路上,不時碰到老鄉守在路上等著換銀元,一直走到云南曲靖地區,仍有許多群眾用蘇區票找紅軍兌換銀元。紅軍寧肯自己少用一些錢,也要滿足群眾的要求。此后,軍團規定在長征路上,再遇到此類問題,不用再經上級批準,有群眾拿蘇區票的就給兌換成銀元,將蘇區票交到供給部記賬就行了。
把蘇區票兌換銀元這件事,深得群眾的好評,老鄉說:“紅軍真講信用,去年紅軍的紙票,今年就兌換了銀元?!薄凹t軍真是不拿群眾一針一線,打破一個碗,丟了一雙筷子也賠錢,不愧是仁義之師,和我們真是一家人呀?!保ㄕ浴都t軍不怕遠征難:長征中的故事》,中國軍事博物館編著,解放軍出版社,1996年版)